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3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13 nccu0712
nccu0712wang01
"Learn from Mistakes"
Submitted: June 02, 2008, 04:48:56 PM CST
Score: 4 out of 6

Question: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People always learn from their mistakes.

Use specific reasons and details to support your answer.


Essay:
Making mistakes make us grow

As a proverb goes: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Since we are still children we know little about everything. Therefore, we dare to try new things untill we are scolded or punished. From the moment we are told that we have made a mistake we realize what the better ways are to behave ourselves. That is how we learn from errors.

The other days, I had a fight with my sister, Lipyn. I just could not bare her anymore. Because we live in one room, we share clothes. Lipyn has a habit to do the laundry on weekend while I don't insist on washing clothes on that certain day. When she takes clothing to the washing machine I do my own business. Which really drives her crazy. She thinks that I never care about things we share; but, I would like to plan MY schedule!! Then, we find out that we both are not completely right and apologize to each other.

I figure out that I have to tell her my feeling at the right time. I should not have stood her for this long so I lose my temper, shout at her. Instead, I have to think of one way to express myself in a proper way in order she understands me. Otherwise, we will still have quarrels. So as Lipyn, she gets the picture that she ought to try new ways to get along with me, who has her own ideas and plans.

Making mistakes make me and Lipyn grow. We are not good at living with another person; therefore we have incorrect ways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silence. Nevertheless, after the conflict I have a new idea to get together with Lipyn. That is "interaction."

Instructor notes:

Comments:

francesl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13 nccu0712
nccu0712wang01
"Resources Disappearing"
Submitted: June 05, 2008, 09:57:22 PM CST
Score: 5 out of 6

Questio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are losing important natural resources, such as forests, animals, or clean water. Choose one resource that is disappearing and explain why it needs to be saved. Use specific reasons and examples to support your opinion.


Essay:
Best way to cure our damaged lung

On the earth, there is 30% land and 70% water which seems interesting that we, human beings have so few lands but a lot of water. However, the ratio of land and water helps a lot to keep our climate balance. Nowadays, in order to make our life more convenient we are destroying the perfect proportion and consuming too many forests called "lung of the earth."

Due to hewing too many trees down to burn, to make houses, to produce papers the climate is changing to another type. Trees do photosynthesis so bring in oxygen but deplete carbon dioxide. We are in need of oxygen so when the oxyen become less and the carbon dioxide is more we are in danger not only personally but environmentally.

"Greenhouse effect" has appeared when we consume too many resources, like forests and petroleum. Because the carbon dioxide is too much for our earth to digest some of that has stayed in our planet. The temperature turns higher and higer so the glacier melt in an abnormally fast speed and then sea level becomes higer as well. Once sea level is higher those islands are possibly disapearing on the map.

We should save as more as forests. Because for human beings, it is no possibility to live in water; it is better to live at an appropriate temperature; i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keep our lungs clean, healthy why should not we take action to keep trees grow and plant more of them? Those are best ways to cure our damaged lungs! Start now!


Instructor notes:

Comments:

francesl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13 nccu0712
nccu0712wang01
"Why Study Abroad?"
Submitted: June 06, 2008, 10:55:20 AM CST
Score: 6 out of 6

Question:
Many students choose to attend schools or universities outside their home countries. Why do some students study abroad? Use specific reasons and details to explain your answer.


Essay:
My experience studying in Moscow influences me very much

Studying, living in a different country for a period is a good way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culture of the exact nation. When I studied in Moscow I started a new life there as a real Moscow resident. To go to the theater, to eat a lot of potatoes, to go skating, to have a picnic, to visit St. Peterburg and Egypt are all my habits, experiences there. Therefore, I have gotten to know what people living in Moscow do in leisure time. Except for those, they may do nothing else in winter because the weather is freezing lasting for about 6 months. On my points of view, it is extremely boring to stay at home for 6 months each year; however, to locals, the weather does not bother them at all.

Rather than thinking on our own, seeing issues on a variant view is more than importance. A German friend had asked me,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you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On account of never considering this before, I was stunned and could not think of any words to specifically describe our distinction. Since then, I figured out that there can be other views toward one minor thing in many people's eyes. As a result, making friends from other countries and treating their ideas more open-minded can not be overemphasized. Moreover, we are living in an ever-changing world; consequently, it is better that we know tips to adapt to dissimilarity because we may someday work with 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

It has become almost essential to get a degree in another country. Like an international trend, students fly far away to other countries to attend schools. In this global village, along with the coming of "knowledge outburst era" we are not only working with but competing with people from all of the world. If we miss the information it is likely that we will miss the chance to get a better job, that we might not have the common topics with friends or people around you. Therefore, knowing ways to attain fresh knowleges on variant coutries' platforms is as well as a big subject to take right now. After all, none of us is willing to fall behind one another, inside or ouside our countries.

From my experience studying outside my country, I would like to say that studying abroad never does us bad. It enables us to realize more cultures, learn the advantages and avoid disadvantage of theirs; it makes our and others' diverse points resonalbe because we acquire a variety of notions to one issue; it empowers us to be hard to defeat so that we possess strengths to get promoted. Thence, those three items tells why so many students accept education in other countries and why it is so important to study abroad.

Instructor notes:

Comments:

francesl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13 nccu0712
nccu0712wang01
"Team Building (business)"
Submitted: May 30, 2008, 10:06:34 AM CST
Score: 3 out of 6

Question:
Some managers believe it is important for employees working toward a common goal to feel bonded to each other so they can work well as a team. Many programs and activities exist to foster such relationships. Is the team mentality a crucial factor in a group's success? Are team-building activities good for employees, or are they unnecessary or perhaps even detrimental? Explain your position with reasons and examples from your own experience, observations, or reading.

Essay:

Team building is always important to me. Personally, I love to share feelings with others and listen to them. In that way, I feel like whatever bad things have happened to me I will be fine by my partners' supports; and I will know what to do next. For a team development, I think team building is essential as well. Once every member has the common goal to reach they are like a cannon rather than merely a bullet.

In order to shoot a cannon, many have to work together. Except shooting, they have a lot of tasks to take. For instance, they need to choose one as a leader so that each of them will know what to do. Otherwise, though they have a lot of labors they will easily ruin everything: while A has done that B doesn't konw and plans to do that too. Which is really a big waste of labor. The leader integrates themselves and makes the team run effectively.

Conflicts happen sometimes. Each of the team may have the same goal to achieve but the approaches they have might be different. For example, to have a cannon A insists to make it on their own; however, B intends to pay for others to have the cannon done. At this time, leader plays a non-replaceable role. The leader has to think about which means is the best for the team and listen to his fellows' opinions. Though it may take a lot of time listening to fellows it is always valuable for it not only solves the problem but also make members more bonded.

Team building certainly helps a team move on and on. We have people from different fields, of various backgrounds but having the same target.





Instructor notes:

Comments:

-----------------------------------------------------------------------------

Your writing is a mix of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Working to improve your writing will definitely earn you more satisfactory results because your writing shows promise.

In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areas, your essay needs improvement. Your essay:

Neglects or misinterprets important parts of the topic or task
Lacks focus or is simplistic or confused in interpretation
Is not organized or developed carefully from point to point
Provides examples without explanation, or generalizations without completely supporting them
Uses mostly simple sentences or language that does not serve your meaning
Demonstrates errors in grammar, usage, or sentence structure

francesl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13 nccu0712
nccu0712wang01
"Young People Teaching Old"
Submitted: May 30, 2008, 11:40:41 AM CST
Score: 4 out of 6

Category: Organization & Development
Type: Introductory Material

Question: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There is nothing that young people can teach older people.

Use specific reasons and examples to support your position.


Essay:
Young people activate

I don't assume that young people can teach older people nothing. Take I and my Grandma as an example. Because she didn't accept education before, she barely recognizes words. When she doesn't know how often she has to take the medicine I can tell her how. Also, I know that she relies on me pretty much.

Rather than teaching, I would like to say that young people "activate" things. Compared with the young, older people are more conservative. They are afraid to take a risk, try new things or unable to learn new things fast. My parents never think the political party which they don't support is doing the right thing. In my point of view, they're doing a right thing. Therefore, I tried challenging them: "Why they're doing incorrectly?" They were surprised but didn't know how to answer. Maybe, I just made them start to think from the other side by asking a question.

While young people doubt older people get used to agreeing on almost everything. Due to the tradition morale, they dare not to be out of discpline; and thus they lose chances to think BIG. I think that there is something young people can teach older ones. That is "Think Big."




------------------------------------------------------------------------

A typical essay at this level:

addresses the writing topic adequately but may slight parts of the task
is adequately organized and developed
uses some details to support a thesis or illustrate an idea
demonstrates adequate but possibly inconsistent facility with syntax and usage
may contain some errors that occasionally obscure meaning

francesl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個簡單的昨日流水席好了


昨天早上我很感性的在另外一個地方寫了三篇網誌

因為我的好友最近廣電系要畢展了 我看到他的作品預告

感覺我們真的都長大了 彼此朝著自己目標前進 努力的邁出或大或小的一步

思想上面 也越來越不同了 甚至 我有點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誰

本我跟主我之間的戰火 永遠都滅不了

我跟他從國小同校到大學 所以成長背景很相似 生活圈也很相近

所以看到他的作品的時候 不由的 也心有戚戚焉了起來

於是常常用左腦思考的我 再度被左腦主宰了一切 洋洋灑灑的寫了三篇

我想 我的右腦應該會常常感嘆自己沒用吧 哈



晚些時候

大約下午三點的時候我跟我娘去瑞光會館(創價佛學會)的人性變革展

就是在告訴大家暴力有多麼的險惡 即便是貧窮也是一種暴力

讓人暴露於無遮蔽 保護的環境之下 輕易的就挨餓 受傷

我娘說 看到在充滿垃圾 廢棄物的河川打撈可食用的東西的孩子時

他都會感嘆彼此的差異

當我們吃不完便當時 我們輕易的丟棄剩餘的飯菜

當我們上完洗手間時 我們輕易的按下抽馬桶的按鍵

當我們洗衣服的時候 我們輕易的放出白花花的水柱

我們享受生活的同時 他們在受罪

沒有食物 沒有飲用水 沒有衣服

可是這些感嘆到底能帶來些什麼呢?

我老是在想 這一整個星期各大新聞媒體的頭條大多是四川地震的後續消息

新聞媒體到底是想要傳達什麼給我們?

心疼?恐懼?同情?還是其他?

我有點不懂

如果是要給恐懼的話 我想他們達到目的了

今天我在看某家報紙時 我看到了一位女孩正被迫截肢的照片

女孩臉色蒼白 只能任由好多人好多手擺弄

數位像是醫生的人無不在他小小的腿上動刀

把皎潔的小腿截斷 留下孤單的上段腿

看到那畫面 我感到有些恐懼 這喚起我921的回憶

還有一些不愉快的記憶

同時 我心疼那位少女 心疼已確定死亡或是還未被發現的屍體

稍早些 我在看早晨新聞時 又看到了一位媽媽去災區認小孩屍體的畫面

媽媽衝進暫時放置屍體的棚子時 雙手著急的一一掀開覆蓋在臉上的外套

想要趕緊看到自己的孩子 掀到第二還是三個的時候

他哭喪著臉 放聲大哭 悲悽的哭喊著:我的女兒啊!!! 接著大哭不止...

這樣的新聞畫面 到底想要帶給我們什麼?

心有戚戚焉 所以更加善待自己的子女 更加珍惜身邊的親友?


坦白說 我認為四川的報導太多了

我不是不關心四川 我希望四川可以很快振作起來

可是如果我們能做的就只是一昧的接收這些令人鼻酸的消息

我個人認為 那是無謂的傷心

台灣的媒體可以發揮的更大力量應該是招集大家一起募款

救助四川復建並且監督這筆捐款確實實質上的幫助災民的復建吧

或許我這樣說來太過輕鬆簡單

可是我不認為近一星期(我認為會超過一星期)暴露在四川的悲情新聞中

台灣的人民會多有希望 四川的災民會多安慰

要求和平 訴求希望 企圖塑造熱心助人的形象 那就拿出實質的幫助吧

慈濟 法鼓山 台灣搜救隊都已經在實質付出勞力協助

台塑 鴻海 還有眾家藝人也紛紛盡一己之力在金錢上給予援助

這都是很正面的作法

也是實踐和平助人的良善示範


居然拉哩拉雜的說了這麼多



後來我跟Ms.呆呆在中山站會合

兩人去吃味千拉麵 好食!!!

接著我們去依蝶逛 說要轉讓給新光了 所以會打折

可我昨天去看 也沒便宜多少耶


francesl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人如果不是在作夢的話

暑假過後確實會去台南唸書

所以我就在想啊

我到底要不要買車呢

很多人都說 南部大眾交通工具比較不發達

大部分的人都使用私人運具通勤

那我到底要不要買車啊?

還是成大周邊的機能良好 所以鐵馬也可以通行天下呢?



francesl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美加地區

美國
The University of Kentucky, Lexington, U.S.A. (肯塔基大學) 1974/05/18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Tucson (亞利桑那大學) 1976/01/19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南加州大學 ) 1976/10/19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加州大學 ) 1977/04/13

The University of Alaska Fairbanks (阿拉斯加大學 ) 1979/10/15

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聖荷西州立大學) 1981/01/06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in Birmingham (伯明罕阿拉巴馬大學) 1982/01/18
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喬治華盛頓大學 ) 1982/04/15
Pepperdine University, Malibu (沛普丹大學) 1983/07/01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Rolla (密蘇里大學) 1985/07/09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田納西大學 ) 1985/07/10

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 (奧克拉荷馬大學) 1986/06/21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at Carbondale (南伊利諾大學) 1987/09/02
Drexel University (爵碩大學 ) 1988/05/23

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聖地牙哥州立大學) 1989/09/01
University of Delaware (德瓦拉大學 ) 1989/09/05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辛辛那提大學) 1989/10/05
Texas A&M University (德州農工大學) 2001/06/25
Trinity University (三一大學) 2002/12/31
The 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 (密西西比大學) 2003/06/04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凱斯西儲大學)(有 跨國雙學位計畫) 2004/12/23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喬治亞大學) 2005/06/20
Auburn University (奧本大學) 2005/07/07

Polytechnic University(紐約科技大學) 2006/07/13







二、美加地區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at Carbondale (南伊利諾大學) 工學院 1987/09/02
Faculty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Victoria (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商學院) 管理學院 1988/07/08
The 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NOT YET 全校 1992/05/13
College of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南佛羅里達大學) 工學院 1993/03/25
Tulan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杜蘭大學醫學院) 醫學院 1998/03/20
School of Engineering,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堪薩斯大學工學院) 工學院 2000/01/06
The 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 Medical Center (密西西比大學醫學中心) 全校 2003/06/14
College of Engineering,California Polytechnic State University (加州理工州立大學) 工學院 2004/01/01
McMaster University (麥瑪斯達大學) 管理學院 2005/02/02
DeGroote School of Business,McMaster University, Hamilton,Ontario (邁克麥斯特大學商學院) 管理學院 2005/02/02
The Methodist Hospital (美以美醫院) 醫學院 2005/04/25
College of Engineering,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Seattle, Washington (華盛頓大學工學院) 工學院
電資學院 2005/05/10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喬治亞大學) 醫學院 2005/06/20
College of Engineering,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Carbondale (南伊利諾大學卡本德爾校區工學院) 工學院 2005/06/28
College of business and administration,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Carbondale (南伊利諾大學卡本德爾校區管理學院) 管理學院 2005/09/30
College of Engineering,California Polytechnic State University (加州州立大學普莫那分校) 工學院
電資學院
研究總中心 2006/07/01
College of Engineering,Cornell University, Ithaca, NY (康乃爾大學) 電資學院
2006/12/15












francesl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我姐去看信箱

回來的時候就跟我說 我有一封成大的信

我覺得很奇怪 因為我已經收到成績單了啊

為什麼還有東西要給我

我媽一直在旁邊叫:啊~~是不是要叫妳去唸書啊?

(我根本不敢這樣想...)

我從容不迫的緩緩打開信封

心裡面有很多兩三個月前該有的期待 早就不再了

打開之後 裡面有一張紙 上頭實實在在寫著:

國立成功大學97學年度碩士班研究生甄試綠取通知

(哦~~我真的上了啊...)

真難以相信 但是我明天還是會記得去報到的


要感謝的人真的很多

也很感謝老天爺 一片苦心 讓我更懂得珍惜自己努力爭取來的一切

也謝謝放棄的曾同學 讓我遞補上

相信妳有自己更喜歡的選擇 我也祝福妳

還有備取榜上的所有遺珠 千萬不要妄自菲薄!!

謝謝大家 我會更加努力的!!

francesl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攻讀MBA學位是近年來留學美國最熱門的領域之一,本次講座將從多個角度來介紹美國的MBA,包括申請的資格,誰適合申請,學校挑選學生的方式,女生的優勢,何謂concentration,MBA與MS的差別等,歡迎對MBA有興趣的同學踴躍參加。(本次內容亦將於1月26日在高雄市立圖書館寶珠分館介紹,歡迎南部同學參加) 
 
◎地點:學術交流基金會美國教育資訊中心 
◎時間:1月31日(四)下午5:30至6:30


按:
學術交流基金會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45號3F
留學諮詢專線:(02)2388-7600 (02)2388-2100
留學諮詢信箱:ustudy@ustudy.org

francesl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4年全美各校MBA排行榜 (2003.10/ 富比世雜誌)


-----------------------


排名 學校             排名  學校


1.  Harvard             26.  Iowa (Tippie)


2.  Columbia             27.  Rice (Jones)


3.  Chicago             28.  Wake Forest (Babcock)


4.  Dartmouth            29.  Georgia Tech (DuPree)


5.  Yale               30.  USC (Marshall)


6.  Pennsylvania           31.  Minnesota (Carlson)


7.  Stanford             32.  Texas A&M (Mays)


8.  UNC(Kenan-Flagler)        33.  Tulane (Freeman)


9.  Northwestern(Kellogg)       34.  Penn State (Smeal)


10.  Virginia (Darden)        35.  Indiana (Kelley)


11.  Cornell (Johnson)        36.  SMU (Cox)


12.  Washington U.–St. Louis(Olin)   37.  Purdue (Krannert)


13.  NYU (Stern)          38.  Wiconsin-Madison


14.  UCLA (Anderson)        39.  Illinois-Urbana-Champaign


15.  MIT (Sloan)           40.  Notre Dame (Mendoza)


16.  Texas-Austin (McCombs)     41.  Rochester (Simon)


17.  Brigham Young (Marriott)     42.  Michigan State (Broad)


18.  Emory (Goizueta)         43.  Arizona State (Carey)


19.  Carnegie Mellon         44.  South Carolina (Moore)


20.  Michigan            45.  Arizona (Eller)


21.  UC-Berkeley (Haas)        46.  Alabama (Manderson)


22.  Duke (Fuqua)           47.  Georgia (Terry)


23.  William & Mary          48.  Connecticut


24.  Georgetown (McDonough)     49.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25.  Vanderbilt (Owen)        50.  Florida (Warrington)


 

francesl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忙了好久
也花很久的時間修復
我想 我需要的是嚴厲吧
對自己嚴厲的勇氣

現在證明了
可以證明自己能力的資料
實在太少了
或許在有機會的時候
該要來充實自己一番了

成大應該就是會備到三吧
剛剛好就在備四的我之前止住了遞補
沒有很驚訝
因為之前自己就有在查這些資料了

淡淡的哀傷是有
不過更應該勇敢的走下去吧
最起碼我的徒弟是這樣跟我說的...




francesl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從上大學的那個暑假考到重機駕照之後

我就沒有上路過

剛剛因為陪我媽媽去牽車

所以幫她把舊車牽回來

我就騎了一百公尺的路回家

好好玩哦!!!

哈哈XD

francesl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自 http://libdlm.lib.ntu.edu.tw/cpedia/Content.asp?ID=77774

義大利畫家。生於皮耶韋-迪卡多雷﹐1576年8月27日卒於威尼斯。
生平 提香9歲赴威尼斯學藝﹐1510年以後獨立工作﹐曾受業於G.貝利尼﹐青年時期一度與喬爾喬涅緊密合作﹐喬爾喬涅死後即成為威尼斯畫派領袖﹐在文藝復興畫壇活動60餘年﹐作品遍及西歐各國﹐以絢麗色彩和健美造型樹立了新的藝術典型﹐可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等為首的佛羅倫薩藝術傳統爭雄﹐對西方藝術影響極為深遠。他的作品之豐富在文藝復興美術家中堪稱獨步。提香1516年被威尼斯政府任命為官方畫家﹐1530年受德國皇帝查理五世接見﹐此後一直為哈布斯堡王朝作畫﹐並被授予伯爵榮銜。1545~1546年遊學羅馬﹐與米開朗琪羅等會晤﹐獲羅馬榮譽公民稱號。1548~1551年間兩度赴德國奧格斯堡工作。終其一生﹐主要活動地點始終是威尼斯﹐他的色彩輝煌的畫幅也最充分體現了威尼斯市民階級的生活理想和文藝復興的時代精神。
早期創作 提香在1510~1520年間的作品可歸入早期創作階段。其特點是在喬爾喬涅風格影響下逐漸形成了他自己的風格。現存提香的最早作品可舉《田野合奏》(約1510)。這幅畫以前一般認為是喬爾喬涅之作﹐現則公認出自提香之手。此畫表現兩青年於田野間奏樂﹐兩仙女伴隨左右﹐背景山林古道的描繪極為出色﹐詩意的題旨和風景的描寫都有喬爾喬涅之風﹐但人物形像略顯粗樸壯健﹐則是提香個人的特色。它很清楚地表明提香雖在喬爾喬涅影響下﹐卻一開始即有自己的新創。他個人風格趨於成熟的第一個代表作是《神聖與世俗之愛》(1512~1515)﹐表現象徵聖俗兩種愛情的兩位女性分別居畫幅兩邊﹐背景山水亦各有差異﹐神聖之愛(左邊)背景為丘陵寨堡﹐世俗之愛背景則為湖濱城鎮﹐但彼此皆和前景的泉石樹木相連。象徵的兩女性刻畫極為出色﹕神聖的愛表現為一衣著整肅的婦女﹐世俗的愛則為裸體女郎﹐她們彼此各倚踞圖中央古典石棺式水池的兩邊﹐形成鮮明的對比。裸體女郎的形像健康美麗﹐光彩照人﹐被譽為文藝復興藝術中表現女性美理想的最佳作。另一幅《酒神節》﹐風景描繪和人物形像含蓄而又富於詩意的安排﹐還帶有喬爾喬涅的遺風﹐但是提香用色絢麗和以暖色為基調的特點卻表明他已更傑出地掌握了油畫技巧﹐這一新穎的表現手段極能適應他那生機盎然的健美造型的要求﹐從而創造出一系列在內容和形式上高度和諧的盛期文藝復興的藝術典型。
《納稅錢》
《酒神節》
此後﹐提香的傑作不斷出現。祭壇畫有威尼斯弗拉里教堂的《聖母昇天》(1516~1518)。這是一幅高 6.9米﹐寬3.6米的巨構﹐以地上的聖徒群眾﹑雲中昇天的聖母和天頂的上帝分列下中上 3段﹐上帝自由翱翔的形像和雲層的環形構圖可能吸收了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的風格﹐但色彩的富麗和人物的生動有力則完全是提香的本色。畫中凌空而起的聖母以及地上目睹奇蹟感到無比驚異的聖徒的形像﹐在表現強烈的運動﹑力量和雄偉的體魄方面﹐不僅可以和米開朗琪羅媲美﹐而且為威尼斯畫派開拓了全新的領域﹐因此此畫早在16世紀就被譽為“近代第一傑作”。以古典神話為題材的代表作則有1518~1524年間為費拉拉公爵製作的一組油畫﹕《維納斯的崇拜》﹑《安德里亞人的酒宴》和《巴科斯與阿里阿德涅》。第 1幅表現許多小愛神(帶翅的嬰孩)在維納斯雕像下嬉戲飲食的情景﹐第2幅描繪安德里亞島上的人發現了水泉湧出美酒的奇蹟故事﹐第3幅則表現酒神巴科斯和他的情人阿里阿德涅林中邂逅之事。每一幅畫都有優美的山水風景陪襯﹐人物生動﹑情緒熱烈和體態健美更屬前所未見。提香這時期的傑作還包括一些肖像畫和人物畫﹐例如《帶手套的青年》(1520~1522)和《蒼神》(1516)。前者是一佚名貴族的肖像﹐後者則是藉古典女神之名而創作的婦女像﹐兩畫在寫真傳神上皆得其妙﹐對典型性格和精神風貌的刻畫更有獨到之處。提香的肖像畫也滲透生氣洋溢的風格﹐在《蒼神》形像的塑造上﹐更能將模特原型的寫生(《蒼神》與《田野合奏》﹑《神聖與世俗之愛》的女性可能都取自同一原型)與理想加工結合起來﹐集健康美質和聰慧崇高於一身﹐並強調豐滿熱情的女性美﹐奠定了提香日後一系列女性典型的風格特徵。
中期創作 提香的中期創作階段包括1520~1555年。一般都認為提香個人風格形成以後﹐終生變化不大﹐這可能與他的生活境遇以及威尼斯的政治形勢都比較穩定有關﹐但各期創作仍有其特色﹐而中期的特色則是益趨平穩莊重﹐增加了雍容華貴之感﹐他的藝術主顧也從威尼斯的上層市民擴及於西歐各國的帝王宮廷。這時期的代表作有﹕《佩薩羅聖母》(1519~1526)﹑《聖母參拜神廟》(1534~1538)﹑《烏爾比諾的維納斯》(1538)﹑《查理五世騎馬像》(1548)等。
《佩薩羅聖母》同放置於弗拉里教堂的《聖母昇天》祭壇畫﹐都是應威尼斯豪門佩薩羅家族之請而作。它的尺寸比《聖母昇天》略小﹐構圖上卻有新創﹐把聖母和嬰孩耶穌的形像置於右上部﹐背景是宏偉的古典式柱廊﹐柱子極其高大﹐畫幅僅見其下部﹐柱前有天使從雲端降下之景﹐益增場面之宏偉。佩薩羅家族大小成員環跪於聖母高踞的台階之下﹐聖母身旁則有聖彼得及聖弗蘭奇斯﹐人物多而不雜﹐面貌細部以及服飾旗幟都不無刻畫入微﹐色調富於質感﹐佩家的一個小孩尤其畫得精彩。這幅聖母像表明提香在構圖寫實上也有極高的造詣﹐非僅以色彩取勝。《聖母參拜神廟》則是類似壁畫但實際上作於布面的巨幅作品(3.47×7.77米)﹐表現瑪麗亞年幼時參拜神廟備受祭師愛戴的故事﹐人物眾多的場面安排得有條不紊。左為廟前的群眾﹐右為站在高台階上的祭師﹐幼年聖母則正走在台階中段﹐全畫具有隆重盛大的紀念性氣氛﹐同時又是非常真實的日常生活情景的寫照﹐群眾人物的個性﹑姿態﹑衣冠和背景建築物的描寫令人有置身於威尼斯教堂之前的實感。此畫構圖穩定﹑情調莊重﹐充分代表了提香中期作品的特色。
《烏爾比諾的維納斯》是應烏爾比諾公爵之請而作﹐雖借維納斯女神之名﹐實際上是表現日常生活環境中的一位美麗的裸體女性。維納斯取躺臥姿態﹐與喬爾喬涅的《睡著的維納斯》相仿﹐但背景完全不是牧歌式的田園風光﹐而是一間貴族的居室。女主人似乎浴後休憩﹐臥榻旁有小犬相伴﹐內室還有女僕備衣侍候。這種家庭情趣固有助於加強親近溫存之感﹐但也具有較濃厚的迎合上層階級口味的傾向。在維納斯形像的塑造上﹐提香充分發揮了他的健美風格的特色﹐著意於刻畫理想的健康完美的女性﹐既神采奕奕﹐又楚楚動人﹐成為裸體女像中難以企及的典型。提香此後還創作了不少以類似維納斯的女性形像為中心的﹑古典神話題材的作品﹐例如《維納斯與琵琶演奏者》(約1560)以及表現達那厄和宙斯的愛情故事的幾幅名畫等。提香還以其健美風格改造了宗教畫中的女性形像﹐除了使聖母也體現他的理想而外﹐還重新塑造了一些女聖徒的典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馬格達林。按基督教傳說﹐馬格達林為一改邪歸正的妓女﹐被教會樹為懺悔得救的楷模。但提香筆下的懺悔的馬格達林卻以其健美的體態和深沉的精神境界令人感動﹐被當代人譽為最美的圖畫。這類宗教畫對日後的巴洛克美術有很深的影響。
在提香的中期創作中﹐肖像畫佔了很重要的地位。此時他已成為義大利以至整個歐洲藝壇最負盛名的肖像畫家﹐因為達‧芬奇﹐L.﹑拉斐爾早已去世﹐米開朗琪羅則不重此道﹐於是各國各地王公顯貴皆以得到提香畫像為榮。他的肖像作品相當豐富﹐從皇帝﹑教皇以至名門仕女皆得傳其性格容貌。對統治者的內心世界揭露尤為深刻。除了傳統的半身像﹐他還善於製作全身像和多人物的群像﹐從典型環境中展示典型性格。《查理五世騎馬像》是他最著名的肖像作品之一﹐表現皇帝在米爾貝格戰役前縱馬出林之狀。人馬頗具英姿﹐在面部刻畫和動作姿態上充分表現了這個著名政治人物的複雜性格﹐集狡詐﹑頑強和殘忍﹑偽善於一身﹐背景的拂曉山林的描繪則起著強烈烘托作用。
晚期創作 從1555年至逝世﹐為提香的晚期創作階段﹐其特點是油畫技法掌握更為嫻熟﹐筆觸奔放﹐用色之妙達於極致。威尼斯畫派原來就以色彩見長﹐這一特色經貝利尼經喬爾喬涅而在提香手下發展到極點﹐終於完全擺脫了文藝復興美術的主流──佛羅倫薩畫派的著重線描的傳統。提香的早期與中期創作在用色方面已很傑出﹐但形體猶輪廓鮮明﹐近看遠睹皆宜﹔晚期創作則用寬大粗放的筆觸和成堆的顏料繪成﹐只能遠看才能領會其完美。這個變化在16世紀時已被畫界注目﹐但真能瞭解其意義的藝術家卻不多。實際上它標誌著真正的西方近代油畫的完成﹐並從技法的突破影響到藝術造型從物象理解為主轉變到憑靠光色構成的視覺印象。因此它不僅是17~18世紀西方繪畫的一個主要源頭﹐而且影響了日後的浪漫主義和印象主義畫派。這類晚期創作的代表可舉《歐羅巴的劫奪》(約1559~1562)和《基督戴荊冠》(1570~1576)。前者表現希臘神話中的女郎歐羅巴被宙斯變成的白牛渡海劫走的故事﹐後者則描繪基督受刑前被人戲弄的情景。《歐羅巴的劫奪》在極力刻畫少女遭劫的驚愕激動氣氛之外﹐配以碧海白浪和霧色迷茫的群山﹐煙雲水氣與霞光夕照交織﹐達到了彩色繽紛﹑光影閃爍的迷人效果。《基督戴荊冠》則著重烘托悲劇性的氣氛﹐從暗黑僅見火光杖影的環境閃現出幾個人物﹐除光與色的對比外﹐細部描畫皆趨模糊﹐但整體效果異常突出。
提香長期的藝術生涯和豐富的創作實踐也為16世紀威尼斯畫派的發展提供了最有力的推動﹐幾乎所有威尼斯畫家都直接或間接受到提香的教導與影響。到16世紀後期﹐佛羅倫薩和羅馬的文藝復興藝術已趨衰微﹐而威尼斯畫派仍繼續繁榮﹐其中就包含著提香藝術的功勣。
參考書目
朱龍華﹕《提香》﹐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59。

francesl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自
http://0rz.tw/bc38T


藝術家簡介

委拉斯蓋茲(D de Silva y Velazquez) 1599-1660

委拉斯蓋茲是西班牙最偉大的巴洛克藝術家。他和艾爾格雷考(El Greco)、戈耶(Fransisco de Goya)合稱為西班牙三大畫家。

早期委拉斯蓋茲的作品顯露了他對自然主義畫法的偏好,所畫的宗教畫,影像簡單而虔誠。 1623年,委拉斯蓋茲第一次接受委託為國王菲力普四世(PhilipIV)畫肖像。從此,委拉斯蓋茲開始了他的宮廷生涯。

1629年,委拉斯蓋茲花了大概兩年的時間遊歷了義大利。這一次的義大利之旅給他的影響使他之後的繪畫合併了米開朗基羅繪畫中如雕塑般的風格及義大利文藝復興後期的明暗對照法(chiaroscuro)。 委拉斯蓋茲在他生命的最後二十年,成就達到了巔峰。在他去世前四年,委拉斯蓋茲獨自完成了"宮女"(Las Meninas)一畫,此畫也是他登峰造極之作。

綜觀委拉斯蓋茲的一生,他對國王的忠心,反應在他的畫作上。委拉斯蓋茲所畫的皇室肖像莊嚴而高雅,完全符合他的職位。但他對人性的透視能力是他人不及的,他總是將人最深沈,最可敬的一面表現出來,不管是貴族、平民、軍隊、教宗、或是宮中的侏儒。委拉斯蓋茲不只影響了之後的畫家戈耶,進而對二十世紀的寫實畫派、印象派都有深遠的影響。

francesl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自http://140.112.2.84/~theatre/course/th6_520/sty_bar/painting/rubens-1.htm

魯本斯
(Rubens) (1577~1640)

魯本斯是法蘭德斯畫家、版畫家。他擅長神話、歷史、宗教及風俗畫,同時,也精於肖像畫及風景畫。

早年作品:義大利時期
1598 年,魯本斯已成為一位名家,他開設一間畫室,並收了一些學生。1600 年,魯本斯遠赴義大利,在威尼斯,他臨摹了提香﹙Titian﹚、丁多列托﹙Tintoretto﹚及維洛內些﹙Veronese﹚的作品。他除了威尼斯之外,亦曾造訪其它的義大利城市。在義大利期間,魯本斯經常臨仿文藝復興大師的作品,將大師的造形與構圖觀念消化後,納入個人風格之中。

早期安特衛普風格
1608 年,魯本斯母病危,他立刻趕回安特衛普,然已不及見其母最後一面。從此,魯本斯即留居於法蘭德斯,並受法蘭德斯大公封為宮廷畫家。1609 年,魯本斯與布蘭特﹙Isabella Brant﹚成婚。他為大公畫肖像,並在沃普置產,成為羅馬風格畫家公會之一員。
一直到 1612 年止的一段時期可謂為魯本斯的「狂飆運動」﹙Sturm und Drang﹚時期。在此期間,畫中的造形極度誇張,而尺寸亦放大。1609 到 1610 年間,他為安特衛普作了「賢士來拜」﹙The Adoration of the Magi﹚一畫,肯定地證明了魯本斯的大家風範與技巧。

魯本斯畫室
魯本斯的繪畫事業極其成功,委託他作畫者不計其數,同時也獲得當時人給予的最高評價。魯本斯畫室完成的大量作品,通常是由他本人起草,畫出大樣,接著由一批與他簽約的附屬畫家及學生們接收製作,最後,再由魯本斯親自收拾整個畫面。所以,這位大師作品之可信度,端看他插手程度之多少而定。魯本斯可算是一個偉大的包工者,不僅油畫如此,在十七世紀大約有 700 幅版畫,也是根據他的設計而完成的,此外,他富有創意的頭腦,還發展到書本扉頁插圖之上。

巴洛克風格成熟期
1620 至 1630 年間,是魯本斯系列作品產生的時代,其風格由構圖清晰均衡的羅馬風格轉為巴洛克風格。設色也由清楚的顏色層次轉為混合色,他精緻熱烈的色彩,令人聯想到威尼斯畫派風格。1622 年,他開始為盧森堡宮第一畫廊製作著名的「瑪莉.底.麥第奇的生平」﹙The Life of Marie de Medicis:巴黎,羅浮宮﹚21幅一組的系列作品。這一系列連作長期以來被認為是魯本斯風格之精華,並被推為成就最高的作品之一。1626 年喪偶後,魯本斯於 1628 年被派往西班牙,在該處,他曾為國王及皇族作畫並臨摹了一些提香的作品。

晚年成熟期
1630 年 12 月,年事漸高的魯本斯與富曼﹙Helene Fourment﹚成婚,從此新婚妻子就成為他創作的靈感泉源。1630 到 1640 年間是魯本斯完全成熟的時期,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用色柔和而帶感情,年輕時代的火躁銳氣,已為圓熟技巧所表現之醇美取代。
魯本斯在麥克林與維爾沃間的史坦購置了新的產業。在此地他退休了幾個月的時間,筆下產生不少愉悅而震憾人心的作品。同時,由於與大自然的直接接觸,以往極少作的風景畫也有重拾起來。這個時期的風景畫,構圖自由寫意,具有生動、直接的動態,精心經營的氣氛使人有身歷其境的感覺,已遠遠脫離了巴洛克風格。

  魯本斯的成就在於融合法蘭德斯和義大利的傳統藝術,復興法蘭德斯畫派,對歐洲繪畫的發展有重大影響。其作品豐富,被尊稱為法蘭德斯第二個黃金世紀中最突出的藝術家。

francesl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140.112.2.84/~theatre/course/th6_520/sty_bar/painting/rembrandt-1.htm

林布蘭
(REMBRANDT,Harmenszoon van RYN)
(1606 ~ 1669)


  林布蘭是荷蘭畫家。擅長歷史畫、肖像畫、風景畫以及風俗畫,同時,也精於圖案繪製及版畫。據最早為林市蘭作傳的歐勒斯﹙J. Orlers﹚說法,林布蘭年輕時即已注定會從事用腦力的高深職業。他在來登語文學校攻讀 7 年後, 於 1620 年 5 月 20 日進入來登大學,但他在大學中並沒有待很久。林布蘭的藝術基本訓練最初大約是跟隨幾位無名的來登畫家習得,而他真正的啟蒙老師應算是斯凡楞伯格﹙Jacob Isaaksz van Swanenburgh﹚—一位專畫建築與地獄景象而不甚出名的來登畫家。林市蘭跟隨斯凡楞伯格,學了三年,大約是由 1621 年到 1623 年間。

  據歐勒斯所作之傳記,年輕的林布蘭顯示了過人的天份,於是被送往阿姆斯特
丹,隨著著名的畫家拉斯曼﹙Pieter Lastman﹚繼續學習。與拉斯曼相處近 6 個月的
短暫經驗,顯然完全取代了斯凡楞伯格曾給予的任何影響。林布蘭最早的作品中,拉斯曼的影響顯而易見。離開拉斯曼畫室不久,林市蘭回到來登,便自我培養成一位獨立的大師,時為 1625 年,此亦林布蘭作品中最早的年款。

  林布蘭的作品大略可分為四期:來登時期、阿姆斯特丹初期、阿姆斯特丹成熟期以及晚年時期。

來登時期﹙約 1625—1631/32 年﹚

  第一類風格出現於林市蘭停留於來登期間,他第一幅署有年款之作品是近年才發現的「石擊聖史蒂芬」﹙Stoning of St. Stephen,1625﹚,就風格而論,此畫不脫拉斯曼之影嚮,構圖完全是拉斯曼式的義大利風格,畫中刻意安排冥想中的古希臘羅馬廢墟,設色著重於光與影的強烈對比,故顯得鮮明活潑,然而,人物面部表情之生動刻劃,以及構圖上陰影的使用,使得林布蘭早期作品與其師仍有明顯的區別。這段期間,林布蘭與拉斯曼的另一位學生— 來登畫家利文斯﹙Tan Lievens﹚一同 工作,是以他們二人的早期作品相似得難以分辨。他們在一起的時間一直延續到1631 年或 1632 年林布蘭前去阿姆斯特丹為止。

  1629 年,林布蘭完成「猶大退還銀幣」 ﹙Judas Returning the Pieces of Silver﹚。與利文斯比較,林布蘭在人物塑造及感情表達方面突出許多。林布蘭在來登時期末年﹙1631年﹚所完成的一些作品,充分顯露出他日後發展的潛力。「在望殿呈獻」﹙The Presentation in the Temple:海牙﹚ 與「尼可萊斯.魯特像」﹙Portrait of Nicolaes Ruts:紐約﹚,皆為此時之代表作。林布蘭在來登之活動一直記載到 1631 年 6 月,而在阿姆斯特丹出現的最早時間則是 1632 年 7 月。

阿姆斯特丹初期 ﹙約 1632—1640 年﹚

  林布蘭早期最著名的作品大多在他初抵阿姆斯特丹之第一年中完成的,如「杜爾普醫生的解剖學課」﹙The Anatomy Lesson of Dr. Nicolaas Tulp﹚,這張富於戲劇效果的摹像作品,立刻使林布蘭之人物畫聲名大噪,蓋此作與早期荷蘭畫家之靜態人物畫有很大的分野。這一時期中,他也製作了許多當時社交名流之畫像,「馬登.蘇爾曼」﹙Marten Soolmans,1634:巴黎,私人藏品﹚即一例。1634 年林布蘭與莎斯姬亞﹙Saskia van Ulenborch﹚完婚,很快地她就成為林布蘭最喜愛的模特兒。約在 1635 年林布蘭畫了一幅「畫家與莎斯姬亞」圖﹙Self-Portrait with Saskia﹚,其構圖與哈爾斯﹙Frans Hals﹚、特布魯根﹙Hendrick Terbrugghen﹚之作相近。

  此時,林布蘭接受腓特烈.漢瑞克王子﹙Prince Frederick Hendrick﹚之委託,製作了 5 幅一系列的「耶蘇受難圖」﹙Christ's Passion﹚。另外一幅「卸下聖體」﹙Descent from the Cross﹚,此圖以魯本斯在安特衛普主教堂之畫為藍本,再加以林布蘭特有的個人色彩,而最醒目者是畫幅中央部分,似乎被來自天庭的超自然光線所照亮,這是魯本斯作品中所沒有的表現手法。1636 年所作之巨幅「刺瞎參孫」﹙Blinding of Samson﹚,是最能表現巴洛克風格的作品之一。

  在這段時期中,林布蘭還大量地收藏藝術品,同時,開始繪製風景畫及版畫。促使林布蘭畫風景的主因,毫無疑問是來自他對名風景畫及版畫家謝哲斯﹙Hercules Seghers﹚之興趣。在版畫方面,林市蘭主要用蝕刻法,不過,在蝕刻技巧外,他還摻用推刀﹙burin﹚與直接刻線法﹙drypoint﹚。事實上,林布蘭早在 1628 年來登時期,即已開始製作版畫,而一直要到 1630 年代末期,其技巧之發展才臻於成熟。本期繪書之題材與手法涵蓋甚廣,由親切感人的「病婦 ﹙莎斯姬亞﹚」﹙Sick Woman〔Saskia〕﹚到含義深沉的「浪子回頭」﹙Return of the Prodigal Son﹚ 不一而足。

  林布蘭阿姆斯特丹風格初期與成熟期的分界作品為赫赫有名的「夜警」﹙Night Watch﹚,「夜警」一名是十九世紀之藝評家所賜,原題為「法蘭斯.班寧.柯克隊長和威廉.范.羅伊登伯赫副官的警衛隊」﹙The Company of Captain Frans Banning Cocq and Lieutenant Willem van Ruytenburch﹚,畫中兩位主角人物,醒目的如同被舞臺照明燈光照射到一般,加以他們大步邁向觀眾的動態效果,使得此畫成為阿姆斯特丹初期作品中巴洛克風格最明顯者,其色彩融合一氣,並帶有閃爍的黃金色調。

阿姆斯特丹成熟期 ﹙約 1640—1648 年﹚

  當林布蘭繪製「夜警」一圖時,其風格正經歷著一次重大的改變,畫面之油彩變得更豐富,作品內容亦更具戲劇效果。這種改變與 1640 年代阿姆斯特丹及整個荷蘭的繪畫風尚變遷息息相關。由於其他一般畫家們採用優雅鮮明的時尚畫法甚受歡迎,於是,委託林布蘭畫肖像的顧客就變得日漸稀少了。雖然,林布蘭畫風不免會因時代影響而有所改變,但他始終不願走向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那樣精細的宮廷作風,縱使如此,林布蘭 1640 年所作之「自畫像」﹙Self-Portrait﹚,仍帶著些許古典氣息。1642 年,莎斯姬亞過世,這是林布蘭一生中最大的一個悲劇。

  此期中林布蘭繼續繪製了不少古典傾向的作品。肖像畫中,優雅的「拿扇子的少女」﹙Young Lady with a Fan﹚,可視為 1640 年所作自畫像風格之延續。1648 年,他畫了一幅構圖安靜祥和的「基督在厄瑪鄔」﹙Christ at Emmaus﹚。大約於 1645 年,韓德瑞各.斯多弗 ﹙Hendrickje Stoffels﹚步入了林布蘭的生命,由種種跡象看來,她可算是林布蘭的第二任妻子,雖然沒有經過法律的認可,他們的婚姻關係卻一面維繫到韓德瑞各 1663 年去世為止。

晚年時期 ﹙約 1648 年以後﹚

  1650 年代是林布蘭經濟情況最窮迫的時候,但是也是他一生中產生最偉大作品的時期,如 1654 年所作美麗的「西克斯像」﹙Portrait of JanSix﹚,其靈活生動的筆觸,可能是由哈爾斯處得來的靈感,畫中完全看不出林布蘭在現實生活中遭遇的困苦。1656 年,林布蘭宣告破產,法院並為其財產作了一份清單,其中包括了他龐大的藝術收藏,清單中所列知名者有拉斐爾﹙Raphael﹚、呂卡斯 ﹙Lucas van Leyden﹚、吉奧喬尼﹙Giorgione﹚、謝哲斯及范.戴克等人之作品。

  他在晚年時期繼續製作了許多個人及團體肖像,如 1661 到 1662 年間所作之
「布商公會的理事」﹙Syndics of the Cloth Drapers' Guild﹚,此畫深入 地探尋了人物的個性。不過,不論林布蘭之群像作品是如何的重要或引人注目,但是,其晚年風格之代表,仍應以他對新舊約聖經所作的種種闡釋作品為主。1660 年之「聖彼得不認主」﹙Denial of St.Peter﹚,畫中沾著厚彩的筆觸,輕快的點在畫布上,造成一種近乎發光的效果。此期最美且感人最深之作,當推設色溫暖濃厚的「掃羅與大衛」﹙Saul and David﹚一圖。

  在林布蘭那個時代,沒有一位畫家像他那樣繪製了如此多量的自畫像,正如
畫他人的肖像一般,他畫自畫像的動機,也是由於對人性本質所產生的強烈興趣
而產生。他的自畫像中,有近百幅不同質材者,可視為「真正的」自畫像,蓋其
忠實地描繪了各個時期中不同的心路歷程。

  就繪畫教學而論,林布蘭是當時最具影響力的大作家之一,他可以說曾經左
右了整個歐洲的繪畫方向,在他眾多的學生中,著名約有卡勒 ﹙Carel﹚ 和巴倫特.法布利契亞斯﹙Barent Fabritius﹚、富林克﹙Govert Flinck﹚、麥斯﹙Nicolaes Maes﹚、侯克斯特拉登﹙Samuel van Hoogstraten﹚、德洛斯特﹙WillemDrost﹚及吉爾德 ﹙Aert de Gelder﹚等人。

francesl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自: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50205078


哈布斯堡王朝
哈布斯堡王朝(House of Habsburg/ Hapsburg),歐洲歷史上統治領域最廣的王室。
其家族成員曾出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273年—1291年,1298年—1806年),奧地利公爵(1282年—1453年)、大公(1453年—1804年)、皇帝(1804年—1918年),匈牙利國王(1526年—1918年),波希米亞國王(1526年—1918年),西班牙國王(1516年—1700年),葡萄牙國王(1580年—1640年),墨西哥皇帝(1864年—1867年)和義大利若干公國的公爵。
哈布斯堡王朝後期繁衍甚廣,因而出現奧地利哈布斯堡皇朝、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和哈布斯堡-洛林皇朝三個分支。


起源
哈布斯堡家族發源於瑞士北部的阿皋州,並在1020年築起鷹堡(哈布斯堡城堡)。並逐漸將勢力擴展到今天的奧地利和德國南部。1273年,哈布斯堡公爵魯道夫一世(Rudolph I)當選德意志國王(但未加冕為皇帝)。1282年12月27日魯道夫一世奪取被波希米亞國王奧托卡二世佔有的奧地利公國,旋即劃歸哈布斯堡皇室擁有。

魯道夫一世最終於1291年逝世,哈布斯堡家族雖暫時失去帝位,但南阿爾薩斯(southern Alsace)、布賴施高(Breisgau)和帝國內的其他一些領地都被劃入哈布斯堡家族。14世紀期間,新成立的瑞士聯邦不斷向德國南部擴張,導致哈布斯堡家族失去祖先建立的鷹堡。
自此,哈布斯堡王朝的基地由瑞士南部的鷹堡,轉移到下奧地利的維也納,開始哈布斯堡王朝的進一步發展。

奧地利公國
哈布斯堡家族在失去神聖羅馬帝位後,繼續持有奧地利公爵的爵位。歷任奧地利公爵都不斷地擴大公國的統治範圍,並將公國劃分為若干個省統治。但這些劃分最終導致內外奧地利分治。
1379年,哈布斯堡家族兩位公爵艾伯特(Albert)和利奧波德(Leopold)簽定協議。艾伯特的子孫將擁有內奧地利公國,即今日的奧地利中東部,利奧波德的後裔則坐擁外奧地利公國,統治領域包括今日奧地利西部、南阿爾薩斯和位於德國西南領地。
奧地利內外分治的局面,直至1490年外奧地利公爵家族絕後才得以結束。哈布斯堡家族領地再次歸由一位公爵統領。

重登神聖羅馬帝位
1422年,內奧地利公爵艾伯特四世(Albert IV of Habsburg)迎娶了神聖羅馬皇帝兼匈牙利及波希米亞國王西格文德(Sigismund)唯一的庶女伊利莎白(Elizabeth of Luxembourg),並被指定為西格文德的繼承人。1437年,西格文德病逝,艾伯特於次年陸續即位為神聖羅馬皇帝、兼匈牙利及波希米亞國王。由此以後,哈布斯堡家族一直把持神聖羅馬帝位(1742-1745年間除外),直至帝國覆亡。
但不久後的1439年,艾伯特葬身沙場,遺下一名遺腹子拉迪勞斯(Ladislaus I Posthumus)。奧地利公爵和神聖羅馬帝位隨後由艾伯特的一位表親腓特列三世繼承(Frederick III),拉迪勞斯出生就繼承了匈牙利及波希米亞國王。但很不幸,這位哈布斯堡幼主很快被人所害,使家族喪失了對匈牙利和波希米亞的統治。
1453年11月23日,神聖羅馬皇帝腓特列三世將奧地利公國提升為大公國,使哈布斯堡皇朝乃至奧地利在歐洲的地位都大大提高,也為皇朝的進一步擴展提供了基礎,王朝也逐漸步入鼎盛期。

散葉歐洲各國
哈布斯堡皇室的權勢,在馬西米連一世(Maximilian I)統治期間(1493年-1519年),通過皇室聯姻,得以進一步增強。
馬西米連本人,於1477年8月18日迎娶勃艮地公爵獨女瑪利(Mary of Burgundy)。這段姻緣,將屬於勃艮第公國的,自法國南部至荷蘭的領地統統並入哈布斯堡皇室領地。
馬西米連的兒子英俊王菲利浦(Philip the Handsome),於1496年,迎娶西班牙女王儲胡安娜(Joanna the Mad),開創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不過,菲利浦將母親勃艮地公爵的領地也贈與西班牙王室,種下了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導火線。
馬西米連的孫子,日後的神聖羅馬皇帝費迪南一世(Ferdinand I)於1521年5月25日 迎娶了波希米亞郡主安妮(Anne of Bohemia),次年,費迪南的妹妹瑪利亞郡主(Maria of Austria)嫁與匈牙利兼波希米亞國王路易二世(Louis II of Hungary & Bohemia),這兩段婚姻為日後奧地利吞併波希米亞和奧匈合組二元帝國埋下伏線。
馬西米連的兒女,多與外國王族通婚,哈布斯堡王朝在歐洲的影響,大大增強。

查理五世稱霸歐洲
馬西米連精心安排的政治婚姻,使他的孫子查理五世(西班牙稱卡洛斯一世)成為歐洲的霸主。
1506年,查理的父親英俊王菲利浦英年早逝,查理便繼承了勃艮地公爵一職,成為了西屬尼德蘭(今日的荷蘭和比利時)的首位統治者。
1516年,查理的外祖父,西班牙國王費迪南二世病逝,查理因此成為了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自此,西班牙全國、義大利南部的西西裡島、薩丁島、那不勒斯王國以及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都成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管治領域。
1519年,查理的祖父,神聖羅馬皇帝馬西米連一世病逝,查理繼承帝位成為查理五世,並承繼了家族對奧地利和阿爾薩斯的管治。
此時,查理五世成了統治最多領土的歐洲君主,不過仍然不斷出征,如對付基督新教徒以及顎圖曼帝國的入侵。因此,查理五世所統治國家的內政,多由他的代理人處理,在西班牙的代理人是他的兒子菲利浦王子,而在奧地利的是他的弟弟費迪南大公。
雖然,哈布斯堡皇朝的領地面積已冠全歐,但皇朝為擴張而進行的徵戰一直繼續。

重奪匈牙利波希米亞
1526年8月29日,匈牙利兼波西米亞國王路易二世與顎圖曼土耳其蘇丹"奇蹟王"蘇萊曼一世,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附近的莫哈克斯(Mohács)激戰。土耳其軍戰勝匈牙利軍,路易不幸戰死沙場。
但顎圖曼帝國並無長期佔領匈牙利,反而在9月時撤軍。此時,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的弟弟,奧地利大公費迪南以路易的姐夫身分繼承匈牙利和波西米亞國王。雖然在匈牙利出現了爭位者,但很快便被平定。自此,匈牙利、波西米亞和摩拉維亞一直在哈布斯堡皇朝的管治之下,直至1918年。而西裡西亞(今日波蘭南部)也暫時成為哈布斯堡皇朝的領地。

王朝分家
1556年,查理五世自覺年老,因此決定將西班牙王位和奧地利大公分別讓與他的兩位代理人,並讓他們各自的子孫世襲他們自己的王位,不得互傳。自此,哈布斯堡王朝正式分為奧地利分支和西班牙分支,查理五世時期一人統領王朝領地的局面也不再出現。

奧地利哈布斯堡皇朝
1556年,查理五世將奧地利大公之位讓與其弟匈牙利及波希米亞國王費迪南一世(Ferdinand I),並立費迪南為神聖羅馬帝位的繼承人。但根據查理的遺囑,費迪南及其子裔喪失了繼承為西班牙國王的權利。此舉使費迪南成為了奧地利哈布斯堡皇朝的首位君主。
自此,奧地利哈布斯堡皇朝統治奧地利,匈牙利及波希米亞直至1740年,歷10代君主,這二百多年亦是歐洲歷史上戰爭最多的時期。

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
1504年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莎貝拉(Isabella of Castile)病逝。由於,她與阿拉貢國王費迪南二世(Ferdinand II of Aragon)所生的兒子都不幸夭折,在伊莎貝拉身故以後,女王儲胡安娜(Joanna the Mad)繼承卡斯蒂利亞王位。神聖羅馬皇帝馬西米連一世的兒子菲利浦以胡安娜的王夫的身分,和岳父費迪南一起監國。
1516年,費迪南病逝後,胡安娜和菲利浦的兒子,西班牙兼奧地利王子查理(西班牙文名:卡洛斯)繼承西班牙(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王位,是為卡洛斯一世(Carlos I/ Charles I),其後於1556年將西班牙王位讓與其子菲利浦二世(Philip II),並廢除了菲利浦及其後裔繼承奧地利爵位的權利,正式揭開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序頁。
1700年,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二世的去世,結束了哈布斯堡家族對西班牙歷5代的統治。他把王位傳給了他的外甥,法王路易十四的孫子安茹公爵菲利普。他們的奧地利表親不悉發動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以搶回王位,但最後只令西班牙波旁王朝將部分哈布斯堡領地歸還奧地利,以換取奧地利對波旁王室對西班牙王位繼承權的承認。

哈布斯堡-洛林皇朝
1740年10月20日,神聖羅馬皇帝卡爾六世去世。卡爾和他的兄長都沒有男性後裔,因此他的長女瑪麗亞·特裡薩繼承了他奧地利大公、波希米亞和匈牙利的王位。而他的女婿洛林公爵弗朗茨於1745年9月13日,當選神聖羅馬皇帝。此後,弗朗茨皇帝將妻子的姓氏加在自己姓氏的前面,他們的後裔都採用「哈布斯堡-洛林」的姓氏。
自此,奧地利進入哈布斯堡-洛林皇朝,而弗朗茨皇帝和瑪麗亞·特裡薩皇後成為皇朝的創始人。皇朝歷經數次變故,包括1806年,法皇拿破崙一世解散神聖羅馬帝國。但當時的哈布斯堡君主,前神聖羅馬皇帝弗朗茨二世早於1804年整合各哈布斯堡領地,改稱奧地利皇帝弗朗茨,以回應拿破崙稱帝。1867年,為了化解普奧戰爭失利對帝國的衝擊,奧地利帝國又被改稱為奧匈帝國。皇朝直至1918年被推翻。奧匈帝國隨即被肢解,奧地利成為共和國,舉家被迫流亡海外。

王朝覆亡
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於1700年絕嗣而亡,而奧地利的王朝於1740年絕後,隨即被分支哈布斯堡-洛林皇朝取代,直至1918年帝國被共和國取代。
今日,部分哈布斯堡王族後裔依然生存,分別定居於奧地利和德國,他們的首領是奧地利末代皇太子奧扥·哈布斯堡。

francesl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是太令人期待了!!!



中國時報  2007.09.21
華麗巴洛克 哈布斯堡畫作來台

吳垠慧/台北報導


 想要欣賞巴洛克時期的經典繪畫作品,不需要遠渡重洋到歐洲。十月二十日起,台北故宮與奧地利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合作推出「華麗巴洛克—哈布斯堡藝術瑰寶展」,展出歐洲「哈布斯堡王朝」所收藏的巴洛克時期名作,展品共六十七件,保險總值近百億。

 包括林布蘭、魯本斯、委拉斯蓋茲、提香等西方藝術史上重量級大師的真跡,都呈現在台灣觀眾眼前。

 維也納藝術史館 歐洲前四大

 故宮陸續和美、法、德等國家的博美館推動國際交流大展後,這是首次和以繪畫館藏聞名的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進行交換展。在歐洲的博物館中,若以繪畫收藏來估算,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排得上前四大。而故宮也將於明年二月將館藏展品運送至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展出,目前暫定送去的,是乾隆皇帝收藏的文物。

 故宮院長林曼麗表示,「華麗巴洛克」是台灣第一次完整展出十五世紀末到十七世紀初期代表性藝術家的油畫精品。雖然台灣觀眾對「巴洛克」一詞並不陌生,但是若能親身領會該時期繪畫作品的精髓,會更加了解「巴洛克」文化形成的背景、特徵以及對日後的藝術流派產生影響的真正原因。

 六十七件畫作 皆為無價瑰寶

 這次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出借的六十七件繪畫,除了一件水彩畫之外,其餘均為油畫作品,所有作品是首度在台展出,其中不乏長寬兩公尺以上的大幅畫作。最大一幅是魯本斯以神話故事為題材創作的《西蒙與艾菲琴妮亞》,寬度近三公尺。

 這次展出的作品,原本是統治奧地利達六百年之久的哈布斯堡王朝所收藏。一二七三年,哈布斯堡王朝由哈布斯堡家族的魯道夫一世建立,當時他被神聖羅馬帝國賦予國王稱號。這位驍勇善戰的國王擊潰了波希米亞人後,一二七八年哈布斯堡王朝正式邁向執政之路。

 哈布斯堡家族收藏 見證時代

 哈布斯堡家族不僅統治奧地利,從十五世紀至十九世紀初,也握有神聖羅馬帝國的政治實權。此外,透過婚姻結盟的方式,哈布斯堡家族逐步擴展政治版圖,範圍曾遠至西班牙,稱霸歐洲達六個世紀。一直到二十世紀初,當時的皇儲斐迪南在巴爾幹半島被刺殺,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洲權傾一時的哈布斯堡家族就此畫下句點。

 哈布斯堡家族熱愛藝術、音樂和舞蹈,在統治期間造就了歐洲繁榮鼎盛的藝術成就。透過「華麗巴洛克」,可窺見十六、十七世紀巴洛克藝術風格盛行的社會與文化面貌。

francesl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已經開學三個星期了

可是總圖卻還在裝修

現在明明就是大家唸書的時間

(下午兩三點)

居然有一些工作人員在這裡裝修

大聲聊天

不是說他們不對 不能聊天

只是 怎麼會是在這個時間施工呢???

學校行政是出了什麼問題?

希望

很快就會完工了^^

francesl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