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http://140.112.2.84/~theatre/course/th6_520/sty_bar/painting/rubens-1.htm

魯本斯
(Rubens) (1577~1640)

魯本斯是法蘭德斯畫家、版畫家。他擅長神話、歷史、宗教及風俗畫,同時,也精於肖像畫及風景畫。

早年作品:義大利時期
1598 年,魯本斯已成為一位名家,他開設一間畫室,並收了一些學生。1600 年,魯本斯遠赴義大利,在威尼斯,他臨摹了提香﹙Titian﹚、丁多列托﹙Tintoretto﹚及維洛內些﹙Veronese﹚的作品。他除了威尼斯之外,亦曾造訪其它的義大利城市。在義大利期間,魯本斯經常臨仿文藝復興大師的作品,將大師的造形與構圖觀念消化後,納入個人風格之中。

早期安特衛普風格
1608 年,魯本斯母病危,他立刻趕回安特衛普,然已不及見其母最後一面。從此,魯本斯即留居於法蘭德斯,並受法蘭德斯大公封為宮廷畫家。1609 年,魯本斯與布蘭特﹙Isabella Brant﹚成婚。他為大公畫肖像,並在沃普置產,成為羅馬風格畫家公會之一員。
一直到 1612 年止的一段時期可謂為魯本斯的「狂飆運動」﹙Sturm und Drang﹚時期。在此期間,畫中的造形極度誇張,而尺寸亦放大。1609 到 1610 年間,他為安特衛普作了「賢士來拜」﹙The Adoration of the Magi﹚一畫,肯定地證明了魯本斯的大家風範與技巧。

魯本斯畫室
魯本斯的繪畫事業極其成功,委託他作畫者不計其數,同時也獲得當時人給予的最高評價。魯本斯畫室完成的大量作品,通常是由他本人起草,畫出大樣,接著由一批與他簽約的附屬畫家及學生們接收製作,最後,再由魯本斯親自收拾整個畫面。所以,這位大師作品之可信度,端看他插手程度之多少而定。魯本斯可算是一個偉大的包工者,不僅油畫如此,在十七世紀大約有 700 幅版畫,也是根據他的設計而完成的,此外,他富有創意的頭腦,還發展到書本扉頁插圖之上。

巴洛克風格成熟期
1620 至 1630 年間,是魯本斯系列作品產生的時代,其風格由構圖清晰均衡的羅馬風格轉為巴洛克風格。設色也由清楚的顏色層次轉為混合色,他精緻熱烈的色彩,令人聯想到威尼斯畫派風格。1622 年,他開始為盧森堡宮第一畫廊製作著名的「瑪莉.底.麥第奇的生平」﹙The Life of Marie de Medicis:巴黎,羅浮宮﹚21幅一組的系列作品。這一系列連作長期以來被認為是魯本斯風格之精華,並被推為成就最高的作品之一。1626 年喪偶後,魯本斯於 1628 年被派往西班牙,在該處,他曾為國王及皇族作畫並臨摹了一些提香的作品。

晚年成熟期
1630 年 12 月,年事漸高的魯本斯與富曼﹙Helene Fourment﹚成婚,從此新婚妻子就成為他創作的靈感泉源。1630 到 1640 年間是魯本斯完全成熟的時期,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用色柔和而帶感情,年輕時代的火躁銳氣,已為圓熟技巧所表現之醇美取代。
魯本斯在麥克林與維爾沃間的史坦購置了新的產業。在此地他退休了幾個月的時間,筆下產生不少愉悅而震憾人心的作品。同時,由於與大自然的直接接觸,以往極少作的風景畫也有重拾起來。這個時期的風景畫,構圖自由寫意,具有生動、直接的動態,精心經營的氣氛使人有身歷其境的感覺,已遠遠脫離了巴洛克風格。

  魯本斯的成就在於融合法蘭德斯和義大利的傳統藝術,復興法蘭德斯畫派,對歐洲繪畫的發展有重大影響。其作品豐富,被尊稱為法蘭德斯第二個黃金世紀中最突出的藝術家。

francesl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140.112.2.84/~theatre/course/th6_520/sty_bar/painting/rembrandt-1.htm

林布蘭
(REMBRANDT,Harmenszoon van RYN)
(1606 ~ 1669)


  林布蘭是荷蘭畫家。擅長歷史畫、肖像畫、風景畫以及風俗畫,同時,也精於圖案繪製及版畫。據最早為林市蘭作傳的歐勒斯﹙J. Orlers﹚說法,林布蘭年輕時即已注定會從事用腦力的高深職業。他在來登語文學校攻讀 7 年後, 於 1620 年 5 月 20 日進入來登大學,但他在大學中並沒有待很久。林布蘭的藝術基本訓練最初大約是跟隨幾位無名的來登畫家習得,而他真正的啟蒙老師應算是斯凡楞伯格﹙Jacob Isaaksz van Swanenburgh﹚—一位專畫建築與地獄景象而不甚出名的來登畫家。林市蘭跟隨斯凡楞伯格,學了三年,大約是由 1621 年到 1623 年間。

  據歐勒斯所作之傳記,年輕的林布蘭顯示了過人的天份,於是被送往阿姆斯特
丹,隨著著名的畫家拉斯曼﹙Pieter Lastman﹚繼續學習。與拉斯曼相處近 6 個月的
短暫經驗,顯然完全取代了斯凡楞伯格曾給予的任何影響。林布蘭最早的作品中,拉斯曼的影響顯而易見。離開拉斯曼畫室不久,林市蘭回到來登,便自我培養成一位獨立的大師,時為 1625 年,此亦林布蘭作品中最早的年款。

  林布蘭的作品大略可分為四期:來登時期、阿姆斯特丹初期、阿姆斯特丹成熟期以及晚年時期。

來登時期﹙約 1625—1631/32 年﹚

  第一類風格出現於林市蘭停留於來登期間,他第一幅署有年款之作品是近年才發現的「石擊聖史蒂芬」﹙Stoning of St. Stephen,1625﹚,就風格而論,此畫不脫拉斯曼之影嚮,構圖完全是拉斯曼式的義大利風格,畫中刻意安排冥想中的古希臘羅馬廢墟,設色著重於光與影的強烈對比,故顯得鮮明活潑,然而,人物面部表情之生動刻劃,以及構圖上陰影的使用,使得林布蘭早期作品與其師仍有明顯的區別。這段期間,林布蘭與拉斯曼的另一位學生— 來登畫家利文斯﹙Tan Lievens﹚一同 工作,是以他們二人的早期作品相似得難以分辨。他們在一起的時間一直延續到1631 年或 1632 年林布蘭前去阿姆斯特丹為止。

  1629 年,林布蘭完成「猶大退還銀幣」 ﹙Judas Returning the Pieces of Silver﹚。與利文斯比較,林布蘭在人物塑造及感情表達方面突出許多。林布蘭在來登時期末年﹙1631年﹚所完成的一些作品,充分顯露出他日後發展的潛力。「在望殿呈獻」﹙The Presentation in the Temple:海牙﹚ 與「尼可萊斯.魯特像」﹙Portrait of Nicolaes Ruts:紐約﹚,皆為此時之代表作。林布蘭在來登之活動一直記載到 1631 年 6 月,而在阿姆斯特丹出現的最早時間則是 1632 年 7 月。

阿姆斯特丹初期 ﹙約 1632—1640 年﹚

  林布蘭早期最著名的作品大多在他初抵阿姆斯特丹之第一年中完成的,如「杜爾普醫生的解剖學課」﹙The Anatomy Lesson of Dr. Nicolaas Tulp﹚,這張富於戲劇效果的摹像作品,立刻使林布蘭之人物畫聲名大噪,蓋此作與早期荷蘭畫家之靜態人物畫有很大的分野。這一時期中,他也製作了許多當時社交名流之畫像,「馬登.蘇爾曼」﹙Marten Soolmans,1634:巴黎,私人藏品﹚即一例。1634 年林布蘭與莎斯姬亞﹙Saskia van Ulenborch﹚完婚,很快地她就成為林布蘭最喜愛的模特兒。約在 1635 年林布蘭畫了一幅「畫家與莎斯姬亞」圖﹙Self-Portrait with Saskia﹚,其構圖與哈爾斯﹙Frans Hals﹚、特布魯根﹙Hendrick Terbrugghen﹚之作相近。

  此時,林布蘭接受腓特烈.漢瑞克王子﹙Prince Frederick Hendrick﹚之委託,製作了 5 幅一系列的「耶蘇受難圖」﹙Christ's Passion﹚。另外一幅「卸下聖體」﹙Descent from the Cross﹚,此圖以魯本斯在安特衛普主教堂之畫為藍本,再加以林布蘭特有的個人色彩,而最醒目者是畫幅中央部分,似乎被來自天庭的超自然光線所照亮,這是魯本斯作品中所沒有的表現手法。1636 年所作之巨幅「刺瞎參孫」﹙Blinding of Samson﹚,是最能表現巴洛克風格的作品之一。

  在這段時期中,林布蘭還大量地收藏藝術品,同時,開始繪製風景畫及版畫。促使林布蘭畫風景的主因,毫無疑問是來自他對名風景畫及版畫家謝哲斯﹙Hercules Seghers﹚之興趣。在版畫方面,林市蘭主要用蝕刻法,不過,在蝕刻技巧外,他還摻用推刀﹙burin﹚與直接刻線法﹙drypoint﹚。事實上,林布蘭早在 1628 年來登時期,即已開始製作版畫,而一直要到 1630 年代末期,其技巧之發展才臻於成熟。本期繪書之題材與手法涵蓋甚廣,由親切感人的「病婦 ﹙莎斯姬亞﹚」﹙Sick Woman〔Saskia〕﹚到含義深沉的「浪子回頭」﹙Return of the Prodigal Son﹚ 不一而足。

  林布蘭阿姆斯特丹風格初期與成熟期的分界作品為赫赫有名的「夜警」﹙Night Watch﹚,「夜警」一名是十九世紀之藝評家所賜,原題為「法蘭斯.班寧.柯克隊長和威廉.范.羅伊登伯赫副官的警衛隊」﹙The Company of Captain Frans Banning Cocq and Lieutenant Willem van Ruytenburch﹚,畫中兩位主角人物,醒目的如同被舞臺照明燈光照射到一般,加以他們大步邁向觀眾的動態效果,使得此畫成為阿姆斯特丹初期作品中巴洛克風格最明顯者,其色彩融合一氣,並帶有閃爍的黃金色調。

阿姆斯特丹成熟期 ﹙約 1640—1648 年﹚

  當林布蘭繪製「夜警」一圖時,其風格正經歷著一次重大的改變,畫面之油彩變得更豐富,作品內容亦更具戲劇效果。這種改變與 1640 年代阿姆斯特丹及整個荷蘭的繪畫風尚變遷息息相關。由於其他一般畫家們採用優雅鮮明的時尚畫法甚受歡迎,於是,委託林布蘭畫肖像的顧客就變得日漸稀少了。雖然,林布蘭畫風不免會因時代影響而有所改變,但他始終不願走向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那樣精細的宮廷作風,縱使如此,林布蘭 1640 年所作之「自畫像」﹙Self-Portrait﹚,仍帶著些許古典氣息。1642 年,莎斯姬亞過世,這是林布蘭一生中最大的一個悲劇。

  此期中林布蘭繼續繪製了不少古典傾向的作品。肖像畫中,優雅的「拿扇子的少女」﹙Young Lady with a Fan﹚,可視為 1640 年所作自畫像風格之延續。1648 年,他畫了一幅構圖安靜祥和的「基督在厄瑪鄔」﹙Christ at Emmaus﹚。大約於 1645 年,韓德瑞各.斯多弗 ﹙Hendrickje Stoffels﹚步入了林布蘭的生命,由種種跡象看來,她可算是林布蘭的第二任妻子,雖然沒有經過法律的認可,他們的婚姻關係卻一面維繫到韓德瑞各 1663 年去世為止。

晚年時期 ﹙約 1648 年以後﹚

  1650 年代是林布蘭經濟情況最窮迫的時候,但是也是他一生中產生最偉大作品的時期,如 1654 年所作美麗的「西克斯像」﹙Portrait of JanSix﹚,其靈活生動的筆觸,可能是由哈爾斯處得來的靈感,畫中完全看不出林布蘭在現實生活中遭遇的困苦。1656 年,林布蘭宣告破產,法院並為其財產作了一份清單,其中包括了他龐大的藝術收藏,清單中所列知名者有拉斐爾﹙Raphael﹚、呂卡斯 ﹙Lucas van Leyden﹚、吉奧喬尼﹙Giorgione﹚、謝哲斯及范.戴克等人之作品。

  他在晚年時期繼續製作了許多個人及團體肖像,如 1661 到 1662 年間所作之
「布商公會的理事」﹙Syndics of the Cloth Drapers' Guild﹚,此畫深入 地探尋了人物的個性。不過,不論林布蘭之群像作品是如何的重要或引人注目,但是,其晚年風格之代表,仍應以他對新舊約聖經所作的種種闡釋作品為主。1660 年之「聖彼得不認主」﹙Denial of St.Peter﹚,畫中沾著厚彩的筆觸,輕快的點在畫布上,造成一種近乎發光的效果。此期最美且感人最深之作,當推設色溫暖濃厚的「掃羅與大衛」﹙Saul and David﹚一圖。

  在林布蘭那個時代,沒有一位畫家像他那樣繪製了如此多量的自畫像,正如
畫他人的肖像一般,他畫自畫像的動機,也是由於對人性本質所產生的強烈興趣
而產生。他的自畫像中,有近百幅不同質材者,可視為「真正的」自畫像,蓋其
忠實地描繪了各個時期中不同的心路歷程。

  就繪畫教學而論,林布蘭是當時最具影響力的大作家之一,他可以說曾經左
右了整個歐洲的繪畫方向,在他眾多的學生中,著名約有卡勒 ﹙Carel﹚ 和巴倫特.法布利契亞斯﹙Barent Fabritius﹚、富林克﹙Govert Flinck﹚、麥斯﹙Nicolaes Maes﹚、侯克斯特拉登﹙Samuel van Hoogstraten﹚、德洛斯特﹙WillemDrost﹚及吉爾德 ﹙Aert de Gelder﹚等人。

francesl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自: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50205078


哈布斯堡王朝
哈布斯堡王朝(House of Habsburg/ Hapsburg),歐洲歷史上統治領域最廣的王室。
其家族成員曾出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273年—1291年,1298年—1806年),奧地利公爵(1282年—1453年)、大公(1453年—1804年)、皇帝(1804年—1918年),匈牙利國王(1526年—1918年),波希米亞國王(1526年—1918年),西班牙國王(1516年—1700年),葡萄牙國王(1580年—1640年),墨西哥皇帝(1864年—1867年)和義大利若干公國的公爵。
哈布斯堡王朝後期繁衍甚廣,因而出現奧地利哈布斯堡皇朝、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和哈布斯堡-洛林皇朝三個分支。


起源
哈布斯堡家族發源於瑞士北部的阿皋州,並在1020年築起鷹堡(哈布斯堡城堡)。並逐漸將勢力擴展到今天的奧地利和德國南部。1273年,哈布斯堡公爵魯道夫一世(Rudolph I)當選德意志國王(但未加冕為皇帝)。1282年12月27日魯道夫一世奪取被波希米亞國王奧托卡二世佔有的奧地利公國,旋即劃歸哈布斯堡皇室擁有。

魯道夫一世最終於1291年逝世,哈布斯堡家族雖暫時失去帝位,但南阿爾薩斯(southern Alsace)、布賴施高(Breisgau)和帝國內的其他一些領地都被劃入哈布斯堡家族。14世紀期間,新成立的瑞士聯邦不斷向德國南部擴張,導致哈布斯堡家族失去祖先建立的鷹堡。
自此,哈布斯堡王朝的基地由瑞士南部的鷹堡,轉移到下奧地利的維也納,開始哈布斯堡王朝的進一步發展。

奧地利公國
哈布斯堡家族在失去神聖羅馬帝位後,繼續持有奧地利公爵的爵位。歷任奧地利公爵都不斷地擴大公國的統治範圍,並將公國劃分為若干個省統治。但這些劃分最終導致內外奧地利分治。
1379年,哈布斯堡家族兩位公爵艾伯特(Albert)和利奧波德(Leopold)簽定協議。艾伯特的子孫將擁有內奧地利公國,即今日的奧地利中東部,利奧波德的後裔則坐擁外奧地利公國,統治領域包括今日奧地利西部、南阿爾薩斯和位於德國西南領地。
奧地利內外分治的局面,直至1490年外奧地利公爵家族絕後才得以結束。哈布斯堡家族領地再次歸由一位公爵統領。

重登神聖羅馬帝位
1422年,內奧地利公爵艾伯特四世(Albert IV of Habsburg)迎娶了神聖羅馬皇帝兼匈牙利及波希米亞國王西格文德(Sigismund)唯一的庶女伊利莎白(Elizabeth of Luxembourg),並被指定為西格文德的繼承人。1437年,西格文德病逝,艾伯特於次年陸續即位為神聖羅馬皇帝、兼匈牙利及波希米亞國王。由此以後,哈布斯堡家族一直把持神聖羅馬帝位(1742-1745年間除外),直至帝國覆亡。
但不久後的1439年,艾伯特葬身沙場,遺下一名遺腹子拉迪勞斯(Ladislaus I Posthumus)。奧地利公爵和神聖羅馬帝位隨後由艾伯特的一位表親腓特列三世繼承(Frederick III),拉迪勞斯出生就繼承了匈牙利及波希米亞國王。但很不幸,這位哈布斯堡幼主很快被人所害,使家族喪失了對匈牙利和波希米亞的統治。
1453年11月23日,神聖羅馬皇帝腓特列三世將奧地利公國提升為大公國,使哈布斯堡皇朝乃至奧地利在歐洲的地位都大大提高,也為皇朝的進一步擴展提供了基礎,王朝也逐漸步入鼎盛期。

散葉歐洲各國
哈布斯堡皇室的權勢,在馬西米連一世(Maximilian I)統治期間(1493年-1519年),通過皇室聯姻,得以進一步增強。
馬西米連本人,於1477年8月18日迎娶勃艮地公爵獨女瑪利(Mary of Burgundy)。這段姻緣,將屬於勃艮第公國的,自法國南部至荷蘭的領地統統並入哈布斯堡皇室領地。
馬西米連的兒子英俊王菲利浦(Philip the Handsome),於1496年,迎娶西班牙女王儲胡安娜(Joanna the Mad),開創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不過,菲利浦將母親勃艮地公爵的領地也贈與西班牙王室,種下了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導火線。
馬西米連的孫子,日後的神聖羅馬皇帝費迪南一世(Ferdinand I)於1521年5月25日 迎娶了波希米亞郡主安妮(Anne of Bohemia),次年,費迪南的妹妹瑪利亞郡主(Maria of Austria)嫁與匈牙利兼波希米亞國王路易二世(Louis II of Hungary & Bohemia),這兩段婚姻為日後奧地利吞併波希米亞和奧匈合組二元帝國埋下伏線。
馬西米連的兒女,多與外國王族通婚,哈布斯堡王朝在歐洲的影響,大大增強。

查理五世稱霸歐洲
馬西米連精心安排的政治婚姻,使他的孫子查理五世(西班牙稱卡洛斯一世)成為歐洲的霸主。
1506年,查理的父親英俊王菲利浦英年早逝,查理便繼承了勃艮地公爵一職,成為了西屬尼德蘭(今日的荷蘭和比利時)的首位統治者。
1516年,查理的外祖父,西班牙國王費迪南二世病逝,查理因此成為了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自此,西班牙全國、義大利南部的西西裡島、薩丁島、那不勒斯王國以及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都成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管治領域。
1519年,查理的祖父,神聖羅馬皇帝馬西米連一世病逝,查理繼承帝位成為查理五世,並承繼了家族對奧地利和阿爾薩斯的管治。
此時,查理五世成了統治最多領土的歐洲君主,不過仍然不斷出征,如對付基督新教徒以及顎圖曼帝國的入侵。因此,查理五世所統治國家的內政,多由他的代理人處理,在西班牙的代理人是他的兒子菲利浦王子,而在奧地利的是他的弟弟費迪南大公。
雖然,哈布斯堡皇朝的領地面積已冠全歐,但皇朝為擴張而進行的徵戰一直繼續。

重奪匈牙利波希米亞
1526年8月29日,匈牙利兼波西米亞國王路易二世與顎圖曼土耳其蘇丹"奇蹟王"蘇萊曼一世,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附近的莫哈克斯(Mohács)激戰。土耳其軍戰勝匈牙利軍,路易不幸戰死沙場。
但顎圖曼帝國並無長期佔領匈牙利,反而在9月時撤軍。此時,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的弟弟,奧地利大公費迪南以路易的姐夫身分繼承匈牙利和波西米亞國王。雖然在匈牙利出現了爭位者,但很快便被平定。自此,匈牙利、波西米亞和摩拉維亞一直在哈布斯堡皇朝的管治之下,直至1918年。而西裡西亞(今日波蘭南部)也暫時成為哈布斯堡皇朝的領地。

王朝分家
1556年,查理五世自覺年老,因此決定將西班牙王位和奧地利大公分別讓與他的兩位代理人,並讓他們各自的子孫世襲他們自己的王位,不得互傳。自此,哈布斯堡王朝正式分為奧地利分支和西班牙分支,查理五世時期一人統領王朝領地的局面也不再出現。

奧地利哈布斯堡皇朝
1556年,查理五世將奧地利大公之位讓與其弟匈牙利及波希米亞國王費迪南一世(Ferdinand I),並立費迪南為神聖羅馬帝位的繼承人。但根據查理的遺囑,費迪南及其子裔喪失了繼承為西班牙國王的權利。此舉使費迪南成為了奧地利哈布斯堡皇朝的首位君主。
自此,奧地利哈布斯堡皇朝統治奧地利,匈牙利及波希米亞直至1740年,歷10代君主,這二百多年亦是歐洲歷史上戰爭最多的時期。

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
1504年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莎貝拉(Isabella of Castile)病逝。由於,她與阿拉貢國王費迪南二世(Ferdinand II of Aragon)所生的兒子都不幸夭折,在伊莎貝拉身故以後,女王儲胡安娜(Joanna the Mad)繼承卡斯蒂利亞王位。神聖羅馬皇帝馬西米連一世的兒子菲利浦以胡安娜的王夫的身分,和岳父費迪南一起監國。
1516年,費迪南病逝後,胡安娜和菲利浦的兒子,西班牙兼奧地利王子查理(西班牙文名:卡洛斯)繼承西班牙(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王位,是為卡洛斯一世(Carlos I/ Charles I),其後於1556年將西班牙王位讓與其子菲利浦二世(Philip II),並廢除了菲利浦及其後裔繼承奧地利爵位的權利,正式揭開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序頁。
1700年,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二世的去世,結束了哈布斯堡家族對西班牙歷5代的統治。他把王位傳給了他的外甥,法王路易十四的孫子安茹公爵菲利普。他們的奧地利表親不悉發動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以搶回王位,但最後只令西班牙波旁王朝將部分哈布斯堡領地歸還奧地利,以換取奧地利對波旁王室對西班牙王位繼承權的承認。

哈布斯堡-洛林皇朝
1740年10月20日,神聖羅馬皇帝卡爾六世去世。卡爾和他的兄長都沒有男性後裔,因此他的長女瑪麗亞·特裡薩繼承了他奧地利大公、波希米亞和匈牙利的王位。而他的女婿洛林公爵弗朗茨於1745年9月13日,當選神聖羅馬皇帝。此後,弗朗茨皇帝將妻子的姓氏加在自己姓氏的前面,他們的後裔都採用「哈布斯堡-洛林」的姓氏。
自此,奧地利進入哈布斯堡-洛林皇朝,而弗朗茨皇帝和瑪麗亞·特裡薩皇後成為皇朝的創始人。皇朝歷經數次變故,包括1806年,法皇拿破崙一世解散神聖羅馬帝國。但當時的哈布斯堡君主,前神聖羅馬皇帝弗朗茨二世早於1804年整合各哈布斯堡領地,改稱奧地利皇帝弗朗茨,以回應拿破崙稱帝。1867年,為了化解普奧戰爭失利對帝國的衝擊,奧地利帝國又被改稱為奧匈帝國。皇朝直至1918年被推翻。奧匈帝國隨即被肢解,奧地利成為共和國,舉家被迫流亡海外。

王朝覆亡
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於1700年絕嗣而亡,而奧地利的王朝於1740年絕後,隨即被分支哈布斯堡-洛林皇朝取代,直至1918年帝國被共和國取代。
今日,部分哈布斯堡王族後裔依然生存,分別定居於奧地利和德國,他們的首領是奧地利末代皇太子奧扥·哈布斯堡。

francesl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是太令人期待了!!!



中國時報  2007.09.21
華麗巴洛克 哈布斯堡畫作來台

吳垠慧/台北報導


 想要欣賞巴洛克時期的經典繪畫作品,不需要遠渡重洋到歐洲。十月二十日起,台北故宮與奧地利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合作推出「華麗巴洛克—哈布斯堡藝術瑰寶展」,展出歐洲「哈布斯堡王朝」所收藏的巴洛克時期名作,展品共六十七件,保險總值近百億。

 包括林布蘭、魯本斯、委拉斯蓋茲、提香等西方藝術史上重量級大師的真跡,都呈現在台灣觀眾眼前。

 維也納藝術史館 歐洲前四大

 故宮陸續和美、法、德等國家的博美館推動國際交流大展後,這是首次和以繪畫館藏聞名的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進行交換展。在歐洲的博物館中,若以繪畫收藏來估算,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排得上前四大。而故宮也將於明年二月將館藏展品運送至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展出,目前暫定送去的,是乾隆皇帝收藏的文物。

 故宮院長林曼麗表示,「華麗巴洛克」是台灣第一次完整展出十五世紀末到十七世紀初期代表性藝術家的油畫精品。雖然台灣觀眾對「巴洛克」一詞並不陌生,但是若能親身領會該時期繪畫作品的精髓,會更加了解「巴洛克」文化形成的背景、特徵以及對日後的藝術流派產生影響的真正原因。

 六十七件畫作 皆為無價瑰寶

 這次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出借的六十七件繪畫,除了一件水彩畫之外,其餘均為油畫作品,所有作品是首度在台展出,其中不乏長寬兩公尺以上的大幅畫作。最大一幅是魯本斯以神話故事為題材創作的《西蒙與艾菲琴妮亞》,寬度近三公尺。

 這次展出的作品,原本是統治奧地利達六百年之久的哈布斯堡王朝所收藏。一二七三年,哈布斯堡王朝由哈布斯堡家族的魯道夫一世建立,當時他被神聖羅馬帝國賦予國王稱號。這位驍勇善戰的國王擊潰了波希米亞人後,一二七八年哈布斯堡王朝正式邁向執政之路。

 哈布斯堡家族收藏 見證時代

 哈布斯堡家族不僅統治奧地利,從十五世紀至十九世紀初,也握有神聖羅馬帝國的政治實權。此外,透過婚姻結盟的方式,哈布斯堡家族逐步擴展政治版圖,範圍曾遠至西班牙,稱霸歐洲達六個世紀。一直到二十世紀初,當時的皇儲斐迪南在巴爾幹半島被刺殺,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洲權傾一時的哈布斯堡家族就此畫下句點。

 哈布斯堡家族熱愛藝術、音樂和舞蹈,在統治期間造就了歐洲繁榮鼎盛的藝術成就。透過「華麗巴洛克」,可窺見十六、十七世紀巴洛克藝術風格盛行的社會與文化面貌。

francesl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已經開學三個星期了

可是總圖卻還在裝修

現在明明就是大家唸書的時間

(下午兩三點)

居然有一些工作人員在這裡裝修

大聲聊天

不是說他們不對 不能聊天

只是 怎麼會是在這個時間施工呢???

學校行政是出了什麼問題?

希望

很快就會完工了^^

francesl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一兩個月眼睛常常好癢

之前都不以為意

常常睡覺之前都會把眼睛揉到快爛掉

前幾次 右眼有腫

就像是過敏那樣的腫

超級可怕的

而且很不舒服!!!

結果

我今天右眼又腫了

受不了 等等要去看校醫了

希望不會越看越糟

唉唷

francesl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後我們選了紅蒙古

因為那間草食的健康火鍋 人看起還真不多

讓我跟均均望之卻步

所以我們就步行到琳琳的公司

然後再走過去紅蒙古

真的很好吃耶!!!

而且蛋糕也很好吃

反正應有盡有 以後有機會我還是會想去

不過前提是 有那樣的肚子 跟 荷包

科科


均均 生日快樂!!!


後來均均有朋友找

所以先行離去

我就送琳琳去國父紀念館站坐捷運

然後再自己走去市政府坐綠一

實在是太飽了...



跟大學同學吃完飯後 有兩個想法

1.大家都在工作 自己卻還在當學生

所以要更加的努力才行

2.別離的時候都覺得很惆悵

好懷念跟大家在校園裡面嘻鬧 耍白目的日子

以前都可以不用管幾點 亂玩一通

可是明天他們還要上班 所以還是不能太晚回家


嗯 大家都要加油!

我也會加油的!!!

francesl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蒙古紅蒙古火鍋
http://www.mongoliared.com.tw/where.htm
電話:02-2731-5656
地址:台北市光復南路280巷39號
價格:399吃到飽(可以打九折)


食草植物鍋
http://www.fullgreen.com.tw/
地址 106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4段216巷11弄10號
電話 (02) 27216856
價格 320/380/460/550


SUMO日式相撲鍋
地址:北市通安街54號1樓
電話:02-2700-1278
生魚片很好吃


GARDEN PARTY HOUSE
電話 23222000
地址 106台北市大安區永康街23巷6號1樓
價格 180-460
老闆是日本人 很親切


20鍋另類麻辣火鍋
電話 27096444
地址 106台北市大安區通化街38巷14號
價格 280 元起
信義路通化街



小香羊養生鍋
電話 23751256
地址 108台北市萬華區昆明街156號1樓





francesl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送舊這件事情

因為我之前有所期待

所以得知延畢不會被送的時候

確實是難過了一陣子

畢竟 我的送舊只有系上跟球隊

我跟球隊的感情又這麼好

自然很希望自己可以被送

而且 明年 我都不知道我會在幹嘛

跟球隊的關係是不是還可以這樣緊密

怎麼說 到了決定人生方向的重要幾年間

很多情況都是情非得以 身不由己的

我固然希望可以被送舊

可是也不希望給主辦的學弟妹壓力

其實沒被送 我可以接受

只是 事前沒有被詢問 所以有點難以消化這個間接獲知的消息

落差會大 在所難免


剛剛在寫東西時

好感慨時間的飛逝

也驚覺送舊當天 敏感的我會有多麼尷尬

真是個複雜的心情

沒有很喜歡這樣的心情狀態

不太像我該有的

francesl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的過年過的很平常

不過我就是喜歡這樣平平淡淡的

除夕依舊是凌晨下台中

拜訪眾多爸爸的親朋好友

我爸是個急性子的人

當天兩點就醒了 可能是怕睡過頭吧

從早上八點到豐原以後

我們陸續拜訪了神岡的四姑 石壁坑的二姑

還有爸爸讀台中高農的同學 劉第勇

看到這個朋友 我當時候特別難過

去年我沒有在台灣過年 所以不知道他的情況

原來他得了咽喉癌 雖然已經手術過了

可是人真的是瘦了一大圈

看著他看到朋友來拜年露出來的喜悅

真的感到很欣慰

希望我們的拜訪可以讓他更有精神

接著我們跟二伯 三伯會合到一間叫做"東勢的家"的民宿去卸行李

那是前台中縣立委吳耀寬的舊房子

還真是巧 吳耀寬就是我爸高中時候的室友

但可惜的是 吳耀寬英年早逝

當年去喝喜酒的時候吃了雞酒 結果腦淤血過世

後來我們到中嵙里 "高接梨的故鄉"去吃年夜飯

今年的年夜飯是採buffet的形式食用的客家菜

那裏真的很漂亮 很親近大自然

並且也到梨文化館參觀 了解更多關於栽種 行銷等等的梨事業

我覺得台灣的東西真的都很好

一定可以找到適合的方式外銷的

介紹的人說我們的梨很好吃 可是成本很高

除了日本當初在我們要跟他們買種子的時候

簽訂了合約 規定我們的梨子不可以銷往日本 以外

可以買得起我們台灣的高價位梨子的國家只有 人很少的新加坡跟汶萊

所以剩下的梨子就只能內銷了

市場說小是沒有很小

可是如果農產品從事開發 可以多角經營方向發展

相信我們的農產品在未來定可以在國際站穩腳

這頓知性之餐結束之後 我們就回到東勢的家了

主人是對信基督的夫妻

人相當和善 房子也相當的漂亮 典雅

一進門是一間通鋪 然後是客廳 客廳有兩台鋼琴

然後是廚房 餐廳 書櫃裡滿滿的都是書 CD
一樓的格局挑高兩層樓 中間有個旋轉樓梯通往二樓 二樓有數間客房

窗子是長方形的 大大的 很明亮 很清爽

晚上的餘興節目不是麻將 因為那裡沒有四方桌

我的新婚堂哥準備了簡易式的卡拉OK設備 只要有電視就可以唱歌

沒想到男主人提供了我們價值不斐的投影機

投影機把影像投射在挑高兩層樓的壁上

看上去 還真煞有其事

之後 我們就一行人唱歌 另一行人玩骰子

還真是不亦樂乎

不過 我還真是沒有偏財運啊 連輸

稍晚 在主人的勸阻之下 我們才沒有繼續唱歌

而是結束了這個熱鬧的除夕夜

可惜沒有小時候的"守歲"活動

還記得我小時候每次要守歲都守得特別辛苦呢

因為還小 所以習慣早睡 現在啊 守歲還真是件簡單的任務了

原本 我想要來個昏頭大睡

沒想到...我居然睡不著 八成又是太晚喝茶了

唉 我以前不管喝茶還是咖啡 一沾到床邊 就是呼呼大睡

沒想到 人一老 身體很多機能都改變了!
後來好不容易入睡 居然被蚊子給吵醒

醒來看到我媽睡得多香啊 還給我打呼

害我看得超級忌妒的!!
結果我這一夜 就幾近沒有入睡

隔天大年初一沒有精神

還沒有去拜拜 留在車上睡覺呢!


francesl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t has changed a lot!
I think that I need more time
to adapt my new life.
And I know I'll make it.
At least, I MUST make it.

In fact, I hate this bad mood!!
Damn!
I don't wanna be like a fool,
bathing in this stupid emotion.
Shit!

francesl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建議 搭捷運系統,前往 關渡 站下車,徒步走一小段路,進入 關渡宮 區域,在搭船的碼頭附近,有一家 捷安特 經銷店,他們有提供全系列的 捷安特 牌優質的出租車,花費相同的代價'時間,騎乘自行車遊玩,只有優良品質的代步工具,才能夠提供安全舒適的騎乘感受.



>由 關渡宮 當起點,可以掌握到幾個優勢:(1)可租用到較優質的自行出租車,(2)可選擇自行驅車;或是搭捷運'公車前往,(3)可以掌控到多條騎乘路線的選擇,過關渡橋可前往八里'十三行,直行可依關渡生態導引動線,一直連結至淡水;及漁人碼頭.

francesl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ou said to me

i know that i have to be stronger

in order to be one can help others


i know

i've been always knowing this

but that's different

when i suddenly found i am so weak


however i still want to be stronger...



francesl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Q148華裔天才 30歲早夭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111/2/98b3.html


曾以超高智商震驚馬來西亞的華裔神童張世明,拿到美國康乃爾大學博士學位後,疑因受不了社會壓力,變得自暴自棄,不說話也不進食,送院治療五年後撒手人寰,年僅卅歲。

張世明早年做的智商測試達一四八,世上僅有百分之二的人有此聰明才智。他十一歲小學畢業,再連跳數級,十三歲就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成為最年輕的外國學生,創下金氏世界紀錄。十五歲時考入康乃爾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可謂一帆風順。

不過,經七年苦讀拿到博士後,天才夢卻戛然而止。由於年紀太輕,張世明畢業後沒法適應美國環境和工作壓力,加上眾人的奇異眼光,導致他心理壓力過大,性格變得孤僻。父親張其霖為了兒子的健康,二○○一年接兒子回馬來西亞。

到二○○二年,張世明情況惡化,情緒低落且出現自殺傾向而入院治療,仍拒進食和說話,極度沮喪,醫生設法開解,但和心魔糾纏五年後,上周因糖尿病引發敗血症搶救無效,結束傳奇而短暫的一生。

張世明最愛物理學、哲學及所有關係到人類思維的科目,希望成為物理學家取得諾貝爾獎。他幼時寫的一首「泡泡詩」,最能看透他的內心:「我站在涼台,出神仰望蒼穹,思維在銀河間遨遊,去窺破驚愕的疑題!」

-----------------------------------------------

他真的好厲害哦!!!
可是當天才的壓力也真是大

他十三歲就讀麻省理工學院
我十三歲的時候
還在唸國中!
還在輕鬆的念書 
還不時的為考試成績不佳而哭泣
他呢
應該不容許有成績不佳的情況發生吧!

當擁有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都想要擁有的智慧時
還有什麼想要的?
名一來 利隨之而至
似乎在世間上已沒有什麼可以去追求的了...



以這篇文章紀念他的高智商
希望他在天上可以自在的 笨笨的

francesl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ello, Ili:

Happy New Year!!
How's your first day in 2007?
I spent the last day with my friends, eating hot pot and BBQ, watching the fireworks, walking along the streets. It was wonderful to me. I was so excited to embrace the coming new year and so calm inside my mind to trace back what I have done in year 2006. It was a lot! I went to St. Peterburg, Egypt, Lake Baikal and Japan. In July, I flew back home, Taiwan. I couldn't adapt well by then. I felt frustrated, depressed. I couldn't even control myself and focus on classes. I wasn't that willing to play table tennis like before. I thought that I lost all but not my memory in Moscow. I tried to go back. I was eager to go back. But I knew that I was daydreaming, that I was just trying to escape from reality.
Time goes by. It's a start of new year and new me. I want to be different. I want to try something new like I used to do, to make fun of people around me and also myself. I know that it's not other's change that hidners me but my foolishness. I thought that I was the one who got hurt but I myself was the very person who hurt myself best. I realized all!! I'll get back to the original Frances and make myself even more confident and happier. Wish you'll be so, too.

Happy New Year!


Love

Fran

francesl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